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原貌。 西柏坡纪念馆供图
□ 文化中国行
□ 本报记者 周宵鹏 李雯
巍巍太行山,塑造地形之利;滔滔滹沱水,滋养丰饶土地。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的革命圣地西柏坡坐落在山水之间,是一座耀眼的红色地标。
在这里,“磨盘上布下雄兵百万”,三大战役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召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两个务必”思想绽放光芒,“赶考”命题孕育诞生;党中央提出依规治党、依规治国理念,为新中国法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依法治国从这里启航”。如今,西柏坡不断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基因,将丰富的红色资源与法治元素有机结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让红色法治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传承红色法治基因
自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进驻西柏坡,到1949年3月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在短暂的一年零十个月里,中国共产党人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孕育形成的西柏坡精神成为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法治建设也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时期,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胜利召开,确立若干重大制度,定下诸多规矩,为依规治党、从严治党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依法执政提供了思想支撑和制度保障;颁布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起草共同纲领、婚姻法等法律法规草案;成立华北人民政府,颁布并施行各类法令、条例、通则等达200多项,开创了依法行政的先河,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石。
“这些涵盖了国家管理各个领域的法令规章撼动了封建制度的根基,为支援前线战争、解放全中国、肃清解放区不良社会风气、维护民众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西柏坡纪念馆研究部主任康彦新说。
如今的西柏坡,青山依旧,碧水环绕,风光秀美,景色宜人。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和积极建设,西柏坡纪念馆充分依托优势资源,建成了以西柏坡纪念馆为主,西柏坡廉政教育馆、西柏坡国家安全教育馆等为辅助陈列的教育体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深入。
传承红色法治基因,加强保护是前提。《石家庄市西柏坡红色旅游区保护与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合理开发利用西柏坡红色文化资源的相关要求,确保西柏坡得到妥善保护和管理,助力西柏坡精神在新时代得到更好发扬。
推进基层依法治理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1943年夏天,这首歌诞生于西柏坡镇北庄村,歌声穿过田野,越过巍巍太行,把凝聚民族力量的心声传遍中华大地。
在北庄村,西北战地服务团两名文艺工作者牧虹和卢肃,感受到人民团结起来的力量,创作出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团结就是力量》,迅速成为中华民族抗战最强音,后又成为中国人民团结奋进建设祖国的传世经典。
近年来,平山县将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作为推进基层依法治理的重要抓手,扎实开展法治乡村建设。北庄村紧密结合实际,不断加强法律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乡村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干部及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助力法治建设取得新成效。
依托西柏坡品牌优势,北庄村打造红色美丽村庄,配套发展“红色民宿、红色餐饮、红色文创”三个红色旅游新业态,建成“团结食堂”和西柏坡文创馆,打造团结北庄布艺坊、古月豆腐坊等非遗产业,获评“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让红色法治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正如《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所诠释的内容,‘团结’是我们村的金字招牌,更是今后发展的法宝。我们将继续弘扬团结奋斗优良传统,发挥红色产业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法治乡村建设水平,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北庄村党支部书记封红卷说。
激活法治文化资源
“西柏坡不算大,可在这儿诞生的法律条文特别多,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法——婚姻法……”近日,西柏坡纪念馆广场前十分热闹,讲解员们表演的普法主题快板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快板书讲解一直是西柏坡纪念馆的特色,在工作中,纪念馆讲解员注重丰富讲解形式和讲解内容,挖掘西柏坡的红色法治元素,让红色法治资源“活”起来,把“西柏坡”这本厚重的历史书读得更加生动和鲜活。
如今,西柏坡早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色旅游特色小镇,2018年6月入选全国首批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依托陈列展览建成法治文化公园、领袖风范园、青少年文明园等法治宣传教育阵地,每年数百万名游客来到这里重温革命历史、接受革命教育、传承红色精神。
“西柏坡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周边乡村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当地居民收入。”西柏坡纪念馆组织人事科科长陈丽芬介绍。
近年来,西柏坡的红色旅游呈现出年轻化的鲜明特征。为此,西柏坡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彰显特色,推出一系列“红色+”融合旅游业态和营销方式,实力“圈粉”年轻消费者群体,为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当地还持续加大红色文艺创作力度,支持文艺团体先后创排《白毛女》《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西柏坡的故事》等河北梆子红色戏曲,倾情打造“西柏坡——依法治国从这里启航”专题展览和情景报告剧,在全国各地进行巡展和演出,开启了宣传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新实践。
来源: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_article/content/2025-01/21/content_9120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