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点评>> 正文
“逝者手机销号”难在哪儿?三大“路障”待移除
时间:2024-08-01 07:31:12| 来源: 法治网

近日,法治网刊发的《男子为亡父注销手机号被告知需全家签字,网友:销号比销户还难》一文,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文提到,辽宁沈阳的朱先生称,其在前往当地营业厅为已故父亲办理手机销号业务时被告知,需要所有其他继承人签署一份放弃继承权的协议书,方可进行后续操作。

那么,逝者手机号注销为何困难重重?繁杂的注销流程究竟是确有必要还是故意刁难?注销手机号对运营商和用户都有哪些影响?法治网记者针对上述问题继续展开一番调查和探究。

“路障”一:手机运营商操作成本高

此前,各大运营商曾发布注销手机号时的注意事项,以确保个人信息安全和顺利完成注销流程。其中包括处理剩余费用、解绑相关服务、备份重要信息等。这意味着从销号申请提出之时,运营商就需要进行大量的告知和审核工作。

一方面,用户有预付费套餐或存在欠费情况,在注销前需要妥善处理相关费用。对于预付费套餐,需要确保账户余额已用完或进行退款处理。对于欠费,需要用户及时缴清欠费,运营商提供费用查询和缴费渠道。如果用户未及时处理这些问题或运营商未告知相关规定时,注销流程就会变得繁琐而漫长。

另外,运营商需要告知用户解绑与手机号码相关的各类服务(如社交媒体、网上购物、银行卡等)。这些服务涉及多个平台和账户。如果用户在解绑过程中遇到问题或遗漏某些服务未解绑,则可能导致注销流程受阻或失败。

业内人士徐先生向记者透露,逝者销号难通常并非运营商故意设卡,而是确实存在“生号容易消号难”的情况,相对开户,手机号码的销户在操作上存在实际困难。运营商管理着海量的用户数据,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通信记录、套餐信息等,数据库极为庞大且复杂。“例如用户曾办理预存话费送话费或者存话费送手机等套餐,突然要求销号可能存在合约未到期或者无法履行的情况,运营商难以办理。另外,手机绑定多个网络平台,运营商无法直接进行身份确认和债权厘清。”

徐先生表示,对于销号可能引发的权益纠纷矛盾,用户可以提前考虑指定未来手机号的权益归属人。若手机销号涉及继承、转让等复杂情况,他建议联合多部门建立“绿色通道”,由司法机关、运营商、纠纷调解人员共同参与,推动达成共识,畅通矛盾处理渠道。

《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苟博程律师则表示,“运营商应制定并公布详细的销号指引,简化销号流程,提供便捷的在线操作渠道,明确办理销户需要准备的材料和步骤,减少办理人的困惑和不便。”

“路障”二:数字遗产继承规定不明晰

“随着互联网的深度普及,虚拟财产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手机号码兼具特定的人身属性及财产属性,在司法实践中,‘靓号’还可以进行拍卖。”《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王风和律师表示,《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规定了相关部门收回已分配码号资源的九种情形,其中并不涉及机主死亡的情况,《入网服务协议》也并未约定使用人死后需要收回号码。因此电话号码使用权人死亡后,应允许其继承人继承该电信服务合同中约定的号码使用权。

而如何继承分配数字遗产,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矛盾点。2023年,黑龙江省红兴隆人民法院办理了一起手机号继承案件。原告张某诉称,其丈夫董某因病去世,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包含两个手机号码,即尾号为“999”的号码及尾号为“5555”的号码。因董某生前未立遗嘱,其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董某妻子张某、董某女儿董某萱、董某父亲董某常及其母亲董某香因继承该项遗产发生了争议。经过调解,案涉手机号码由被继承人的妻子张某使用,其他法定继承人均放弃手机号码使用权的继承。后张某持法院出具的民事调解书办理了手机号码使用权的变更手续。

对此,苟博程律师称,公证程序能够最大程度确保继承人的合法身份,防止冒领和纠纷。如果后续因手机销号发生争议,也可通过公证的手段固定相关证据。因此,运营商要求手机号遗产公证确有一定的合理性。“当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运营商的监管,确保其履行信息安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责任,并对手机销号提供指导和帮助,协助继承人顺利完成销号和数字遗产继承。”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则提出,可以考虑在运营商用户协议中增加手机号的处置归属内容。将选择权交给用户,指定未来的手机号权属转移给某人,若没有特殊指定,就进行法定继承。另外,运营商也可以分类分级处理手机销号。对于没有绑定网络账号的用户,简化销号程序,绑定较多账号的用户,给予办理人充分提示。

“路障”三:注销后信息安全难保障

今年4月,话题“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曾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引发全网关注。逝者手机销号后的安全风险,同样是运营商的顾虑之一。

据报道,当号码被注销后,运营商会将其重新释放并投入市场以供新用户选择,若原用户在注销前未能及时解绑与支付宝、微信等关键软件的绑定关系,或将引发严重的安全隐患。对此,10086客服表示,如手机号注销后未解绑微信等软件,确实存在号码新主人用手机号登录账号的风险。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2020年的一份判决书显示,此前就有用户以侵犯隐私权起诉平台的纠纷。罗某在2015年以150号码注册了百度网盘账号,2016年更换了号码,但未修改绑定手机号。后罗某发现网盘里资料被150号码现号主清空,罗某要求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恢复账户原所有资料,以该平台侵犯其隐私权为由提起诉讼。法院认为,150号码存在登录罗宁百度网盘账号的行为,但无充分证据证明该登录者对账户信息及存储数据进行过何种操作,并且该登录者以原绑定手机号登录账户,百度网讯称系统无法识别为非法登录,符合常理。罗某并未申请修改绑定手机号,对账号保管等并未尽到审慎注意义务。

而运营商如果没有尽到信息提示和保障信息安全的义务,则难逃多种法律责任。王风和律师提出,运营商在提供电信服务时,应确保服务的连续性和安全性。如果“二次放号”导致用户个人信息泄露、债务纠纷等,运营商可能承担违约责任以及侵犯用户隐私权、财产权等的侵权责任;运营商在“二次放号”过程中若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如未按照规定的“冻结时限”进行号码处理,或者存在虚假宣传等行为,可能承担行政责任;如果运营商故意或因重大过失导致用户遭受重大损失,且情节严重,还可能触犯刑法。

“解决手机号注销后一系列问题,担子需要共同扛。”王风和说,运营商应建立完善的用户反馈机制,及时告知办理人销号申请的处理结果,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销号流程和服务质量,增加服务透明度,公开销号流程和规定,让办理人能够清晰地了解销号的各个环节和有关注意事项,充分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等相关权利。

除销号用户需要承担风险外,使用“二次号码”的后续用户也可能存在因“前任”手机号被骚扰、安宁权得不到保障的情况。据媒体报道,四川什邡市赵先生曾购买一失信人员的手机号,此后每天接到无数骚扰电话和银行催款信息。对于各种骚扰电话,他无法甄别,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前任”遗留下的麻烦。

朱巍表示,如果运营商随意“二次放号”给用户造成不良影响,权利人可以起诉运营商。为避免风险,运营商应考虑手机“销号再流通”的筛选,不允许“问题手机号”进入二次使用或者告知用户前使用者的情况。运营商也应当按照后续使用者的要求,屏蔽一些不相干的电话号码,做好协助配合工作。


来源: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content/2024-07/31/content_9031347.html

责任编辑:SONGZIDONG
上一篇: 多次违章或入黑名单全行业禁业 广州外卖骑手新规落地
下一篇: 山东兰陵:群众身边的违纪违法,应该严厉打击彻底肃清!

服务热线

010-86200101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