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86200101
四川绵竹新建小区英伦城邦交付不到一年,一业主发现地下室承重柱偷工减料严重,鉴定报告载明“存在严重的混凝土质量缺陷,缺陷部位混凝土强度低,箍筋间距不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3月17日,绵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告诉媒体,涉事小区19号楼的检测结果已经向业主公布,鉴定单位给出的意见是加固处理,正准备对小区其他楼栋进行鉴定。
据业主提供的视频显示:地下室一根柱子钢筋裸露、掉渣,混凝土用手轻轻一掰就往下掉。拍视频的业主说,钢筋间距应该在20公分左右,但在这里已经达30公分了。
媒体注意到,这份由四川省禾力建设工程检测鉴定咨询有限公司出具的《鉴定技术报告》载明,鉴定评估结论和建议为:“根据现场检查、检测情况,受检构件中部存在严重的混凝土质量缺陷,缺陷部位混凝土强度低,受检构件箍筋间距不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依据相关规范标准,评定希望英伦城邦项目(四期)纯地下室13/W轴框架柱构件承载力不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建议“对受检框架柱进行加固处理,对框架梁、楼板裂缝进行处理,并采取相应加固措施”。
一位业内人士称,混凝土强度低属于比较严重的问题,应该重视。至于“箍筋间距不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这可能意味着间距大,钢筋减少。但这位人士表示,设计本身会预留空间。
根据鉴定结果,施工单位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开发商在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监管失职?是否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北京市在明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在明律师向北青网法治表示,从新闻内容来看,案涉建筑质量存在两个主要问题,其一为混凝土强度低;其二为箍筋间距不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一、混凝土质量缺陷的责任承担
混凝土质量问题的成因可能产生于生产、运输、浇筑、养护、验收等诸多环节中,因而可能存在混凝土生产企业、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多个责任主体。具体的责任划分应当结合质量问题成因,各方之间签订的涉及责任承担的合同条款、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等来确定。概括来讲:
(1)如果有证据证明造成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原因是原材料质量不合格、生产过程控制不当等,混凝土生产企业当然应对产品质量问题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等法律责任。
(2)如果混凝土质量缺陷是浇筑、养护过程未规范操作造成的,则应由施工单位承担相应维修、赔偿等法律责任。
(3)如果存在监理单位,监理单位未对混凝土施工进行验收监管,未及时发现问题并报告,则监理单位也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当然,混凝土质量问题的成因需要通过专业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以及生产、运输、施工、养护过程中形成的相关质量检测记录等证据来确定。现实中多数混凝土质量问题都是多重因素造成的,如果同时存在材料质量问题、施工质量问题和监理不当等情形,相关主体需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二、箍筋间距不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责任承担
根据《建筑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箍筋间距不满足设计及规范,显然是建筑施工单位未按照设计及规范施工而单方造成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责任承担方式通常为修理返工、承担修复费用、赔偿财产损失等。
三、开发商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对其开发建设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质量承担责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承担相应的责任。”开发商作为建设单位,应确保其交付的房屋符合质量标准。房屋质量存在缺陷的情况下,业主可以直接要求开发商承担维修、损害赔偿等法律责任。开发商承担责任后,可以依照相应的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合同的约定向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追偿。(文/郑贺莹 新闻信源/澎湃新闻等)
来源:http://law.ynet.com/2025/03/19/3875373t3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