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86200101

秋意渐浓,齐鲁大地文脉涌动。一场跨越山东多座城市的艺术巡礼,正在为这个收获的季节增添着别样的文化厚度。山东金石拍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金石拍卖”)携数十件书画珍品,从青岛启程,辗转即墨、胶州、潍坊、济南、德州、青州、临沂、济宁等城市,最后将奔赴日照,完成这场覆盖全省的艺术巡展。一路走来,车轮碾过的不仅是城市间的道路,更是齐鲁大地积淀千年的文化脉络;展柜中陈列的不仅是笔墨丹青,更是山东书画收藏市场的活力与潜力。作为本次巡展的亲历者与推动者,山东金石拍卖的赵广先生感慨万千:“这趟巡展,我们不仅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成交业绩,更读懂了山东书画市场的独特魅力,坚定了立足山东、深耕文化的信念。”
千里巡展,步履不停绘就文化地图
“从青岛出发,到即墨、胶州,再到潍坊、济南、德州、青州、临沂、济宁,下一站是日照,这一圈走下来,几乎踏遍了山东书画收藏的核心区域。”赵广的话语中,带着连日奔波的疲惫,更透着满满的成就感。这场秋拍前的全省巡展,并非一次简单的作品展示,而是山东金石拍卖对山东书画市场的一次深度探访与精准对接。

每一座城市都有着独特的文化气质,也孕育着不同的收藏偏好。在青岛,海风与墨香交融,这座城市的收藏者对胶东半岛本土老画家的作品情有独钟,那份对故土艺术的眷恋,在每一次驻足观赏、每一次交流咨询中都展露无遗;即墨与胶州作为青岛的文化延伸地,延续了胶东收藏圈的审美取向,对本地名家力作的追捧热度不减;潍坊,这座被誉为“中国画都”的城市,书画氛围尤为浓厚,收藏者们对潍坊本土画家的作品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每一件带着家乡印记的笔墨之作,都能在这里找到知音;济南作为省会城市,文化底蕴深厚,魏启后的作品成为收藏市场的“香饽饽”,其书法绘画中蕴含的文人气息,与济南的城市气质相得益彰;德州、青州、临沂、济宁等地,也各自坚守着独特的收藏脉络,让每一站巡展都充满了新鲜感与期待感。
巡展的每一站,都像是一场文化的双向奔赴。山东金石拍卖将精心挑选的五十幅左右珍品带到各地,从近现代名家到清代老物件,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独特的艺术价值与历史底蕴。而各地的收藏爱好者、书画同仁也满怀热忱地走进展厅,或细细品鉴,或交流心得,或洽谈收藏。展厅里,时而有轻声的赞叹,时而有热烈的讨论,笔墨丹青成为连接彼此的桥梁,让艺术的魅力在互动中不断传递。

“我们带着诚意而来,也收获了满满的认可。”赵广介绍,巡展团队每到一座城市,都会提前与当地的书画界、收藏圈沟通对接,精心布置展厅,为每一件作品附上详细的介绍,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与价值。这种专业与用心,换来了各地同仁的大力支持,也让巡展之路走得愈发顺畅。
逆势突围,书画市场彰显强劲韧性
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不少行业都面临着挑战,艺术品市场也不例外。然而,山东金石拍卖此次全省巡展的成果,却让人看到了山东书画市场的强劲韧性与巨大潜力。“全程巡展下来,私洽成交量达到了六七幅书画作品,成交额在二三十万左右。”这样的成绩,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尤为亮眼。
更令人欣喜的是,巡展不仅带动了当下的成交,更为未来的发展积蓄了力量。“我们在巡展的同时,同步启动了2026年春拍的征集工作,目前已经征集到了20多幅作品。”赵广的话语中难掩喜悦,“这充分说明,山东的书画收藏氛围确实非常好,即便在经济形势不算乐观的情况下,收藏者的热情依然未减,市场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为何山东书画市场能在逆势中保持活力?赵广有着自己的思考:“首先是山东深厚的文化底蕴,儒家文化发源地的优势,让‘崇文尚艺’的理念深入人心,书画艺术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其次,山东收藏者对本土艺术的认同感极强,这种地域性的收藏偏好,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市场需求;再者,我们坚持‘真、精、稀’的选品原则,每一件带到巡展的作品都经过严格的筛选与鉴定,让收藏者能够放心收藏。”
此次巡展中成交的作品,既有近现代名家力作,也有清代老物件,涵盖了不同的风格与品类。其中,一幅陈介祺的对联在潍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那位潍坊的藏家,从潍坊赶到济南的巡展现场,说一定要把这幅对联收藏下来,最后通过私洽直接买断。”赵广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然印象深刻。陈介祺作为清代著名的金石学家、收藏家,其作品本身就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而这幅对联更有陈介祺、杨守敬的收藏章,出处清晰,来自北京文商店,这样的“硬通货”自然深受藏家青睐。

另外,潍坊老画家陈寿荣的《崂山一水全图》手卷,也在巡展中被藏家收入囊中。陈寿荣是潍坊人,后在青岛发展,其作品兼具两地文化特色,这幅长卷更是精雕细琢之作,笔墨精湛,意境深远,带到潍坊后便得到了本地藏家的高度认可。还有郑板桥的题画诗残卷,虽画作残缺,但保留下来的题诗部分“开门见山”,极具艺术价值,同样受到了藏家的关注。这些成交案例,不仅印证了优质作品的市场号召力,也彰显了山东藏家的专业眼光与收藏实力。
地域特色,勾勒山东收藏独特图景
“山东书画市场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地域性特别强。”谈及此次巡展的发现,赵广给出了这样的总结。这种地域性,既体现在收藏偏好上,也反映在价格差异中,构成了山东书画市场独一无二的图景。
在潍坊,藏家们对本土画家的作品情有独钟,无论是老一辈艺术家的经典之作,还是当代本土画家的创新作品,都能在这里找到市场;胶东半岛的青岛、胶州、即墨等地,藏家更偏爱胶东半岛周边老画家的作品,那份对本土艺术的坚守,让这些作品在当地市场备受追捧;济南的藏家则对魏启后的作品格外青睐,魏启后的书法以行草见长,绘画则以山水、花鸟为擅,其作品中蕴含的文人气息与艺术造诣,深深契合了济南藏家的审美趣味。

地域性带来的不仅是收藏偏好的差异,还有明显的价格差价。“青岛画家的作品在济南卖不上价钱,但拿到青岛,价格就能高出不少;我们从青岛征集的潍坊书法家的作品,带到潍坊后,藏家们就特别喜欢,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收藏。”赵广表示,这种地域差价的存在,既反映了藏家对本土艺术的情感认同,也为市场带来了独特的流通活力。
对于拍卖公司而言,这种地域性特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每一座城市的收藏偏好,针对性地组织展品、开展征集,才能更好地满足当地藏家的需求。”赵广介绍,山东金石拍卖在巡展过程中,始终注重挖掘各地的本土艺术资源,与当地的书画家、收藏家建立紧密联系,力求让每一场巡展都能贴合当地市场的特点。

同时,这种地域性也为全省书画市场的互动交流提供了广阔空间。“如果能将山东各个地区的收藏市场联动起来,促进作品的跨区域流通,整个市场的规模将会非常可观。”赵广认为,随着交通的便利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跨区域的收藏需求正在逐渐增长,未来,山东金石拍卖将积极搭建平台,推动各地艺术资源的互动共享,让齐鲁大地的笔墨之香飘向更广阔的天地。
珍品云集,笔墨丹青诉说艺术传承
此次巡展之所以能收获如此丰硕的成果,与展品的高品质密不可分。山东金石拍卖精心挑选的五十幅左右珍品,涵盖了近现代名家与清代老画家的作品,每一件都堪称艺术精品,背后都有着深厚的艺术传承与历史故事。
张朋的五幅花鸟画,是此次巡展的“重头戏”之一。张朋作为青岛著名的花鸟画画家,是齐白石的弟子,同时培养了众多当代书画家,在山东书画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其花鸟画兼具齐派艺术的精髓与自身的创新,笔墨简练传神,意境悠远,无论是花鸟鱼虫还是飞禽走兽,都栩栩如生,充满了生活气息,深受各地藏家的喜爱。

张伏山的山水画同样备受关注。在山东省内的山水画家中,张伏山堪称数一数二的人物,与黑伯龙并驾齐驱。黑伯龙的山水画以创新见长,而张伏山则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传承功底深厚,其作品笔墨厚重,气势恢宏,将山水之美与人文情怀融为一体,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烟台老画家赫保真的两幅作品,也为巡展增添了不少亮色。赫保真的作品以山水、花鸟为擅,其画风清新自然,笔墨细腻,色彩明快,蕴含着浓郁的胶东地域特色,让观众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烟台的风土人情。
清代老画家的作品更是此次巡展的“宝藏”。马企周、蒋矩亭、爱新觉罗·辅佐的作品,以及清代老拓片《曹真碑》,每一件都承载着百年的历史沧桑。《曹真碑》不仅出处清晰,更有陈介祺、杨守敬的收藏章,是金石碑刻收藏中的珍品,其书法古朴雄浑,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济宁本地清代宫廷画家焦炳贞的两幅作品,由南京文物商店提供,同样引人注目。焦炳贞是冷枚的老师,擅长画宫廷风格的人物山水,其作品笔法精细,色彩艳丽,充分展现了清代宫廷绘画的艺术风貌,也让济宁的观众感受到了本土先贤的艺术造诣。

此外,张建勋、李丕煜的清代对联,谭子𬨎的代笔作品等,也都各有特色。李丕煜的对联虽尺幅不大,但书法精湛,韵味十足;谭子𬨎作为郑板桥的代笔人,其风格与郑板桥极为相似,水平高超,不落俗套,让藏家们得以领略清代书画界的别样风采。这些珍品的集中展示,不仅为各地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也让大家感受到了山东书画艺术传承的脉络与力量。
初心如磐,深耕齐鲁谱写文化新篇
“鲍总一直有一个情结,就是想在山东做出一家非常知名的拍卖公司,服务各地的收藏家和商家。”谈及山东金石拍卖的发展愿景,赵广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立足山东、深耕山东,是山东金石拍卖始终坚守的发展战略。在他们看来,山东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活跃的收藏市场与众多的艺术爱好者,这是公司发展最坚实的基础。
此次全省巡展,正是山东金石拍卖践行这一战略的生动实践。通过巡展,公司不仅拉近了与各地收藏者、书画家的距离,积累了宝贵的市场资源,更深入了解了山东书画市场的现状与需求,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把山东做好,然后再考虑往外发展。”赵广表示,山东金石拍卖将始终把服务山东本土市场放在首位,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与服务水平,为藏家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拍卖服务,为山东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为了更好地联动市场、促进交流,山东金石拍卖还将与济宁金宇古玩城展开深度合作,秉持“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联合举办系列文化活动。未来,双方将共同开展书画类、玉器类、瓷器类、杂项类等专项拍卖,邀请拍卖公司的专家进驻金宇古玩城,开展现场鉴宝、征集活动以及展品预展等,逐步推动文化艺术交流的常态化、多样化。
济宁巡展作为第八站,将继续携名人佳作精彩呈现。对于未来,赵广充满了期待:“虽然当前经济形势面临挑战,但我们对山东书画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只要我们坚持初心、深耕细作,不断挖掘市场潜力、搭建交流平台,就一定能在文化产业的浪潮中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一场巡展,串联起齐鲁大地的文化脉络;一次征程,见证着山东书画市场的活力与潜力。山东金石拍卖的全省巡展仍在继续,墨润齐鲁的故事还在书写。在深耕文化的道路上,他们将以坚定的信念、专业的精神、务实的行动,与山东书画界的同仁们携手同行,共同发掘齐鲁文化的深厚底蕴,激活书画市场的无限可能,让笔墨之香在齐鲁大地上绵延不绝,让收藏之乐惠及更多艺术爱好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山东金石拍卖必将成为山东乃至全国拍卖行业的佼佼者,为中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
【作者简介】盛建伟,山东省微山县人,1962年4月出生,1980年11月入伍,研究生学历,参加过对越防御作战,大校军衔。曾任陆军第67军炮兵团放映员,陆军第67集团军政治部宣传处干事,山东省军区政治部宣传处副处长,费县县委常委、县人武部政委,临沂军分区政治部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军旗下走来的创业人》《军旅如歌》《沂蒙精神沂蒙兵》《大爱沂蒙》《沂蒙红商》等作品。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ZS4Arlh_bmQ83IQgveRngQ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785号